-
4—5歲孩子的生長發(fā)育
4—5歲孩子的身高、體重的增長速度仍處于穩(wěn)速增長階段,其增長速度與3—4歲時相近,仍然是身高的增長速度稍快而體重的增長則相對較慢,因此,小兒看上去是光長個子不長胖。
標簽:生長發(fā)育,類別:發(fā)育狀況
-
怎樣對2~3歲孩子進行教育?
2歲:
?。薄⒆尯⒆幼约赫硗婢?、用具及圖片,學習料理自己的日常生活。
?。?、教孩子辨別“一”和“許多”。例如一張桌子,許多椅子;一個娃娃,許多積木等。
標簽:早期教育,類別:智力開發(fā)
-
讓孩子學會與人交往
在日常與家長的溝通中常常聽到家長說:“我們家的孩子不合群, 不會與別的小朋友相處。自己想要的玩具不管是誰的,一下子就從人家那里搶過來,不給就動手打人家。并且還說很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多與別的小朋友交往學會交往。我們在幼兒園的一日學習與生活中,也同樣發(fā)現(xiàn)這樣的問題,小朋友間不會交往,常常發(fā)現(xiàn)他們用抓了,咬了這樣的行為來解決問題。
標簽:性格,類別:培養(yǎng)良好性格
-
12個月寶寶的游戲
洗手(自立)
讓你的寶寶坐在廚房或浴室的臺子上,讓他能夠摸到水池,學習開始自己洗手。在洗手時,和他談談干凈和臟、濕和干、洗完了和沒洗完、有泡沫和無泡沫、肥皂和濺水等事情。注意千萬不要讓寶寶擰動熱水龍頭,但可以濺一點點熱水在他手上,給他一些感性認識。標簽:12個月,類別:嬰兒期寶寶的游戲
-
兒童孤獨癥的治療方法
藥物療法 視患兒狀況使用適量抗精神病藥和中樞興奮劑加以治療。前者如小劑量的氟哌啶醇和小劑量舒必利,有利于改善患兒興奮多動、刻板重復行為、自言自語、模仿語言及無法控制的尖叫及發(fā)聲,有利于改善患兒與外界的接觸和交往,增進語言交流的傾向和使用語言的能力,對煩躁不安、情感冷淡等亦有較好的療效。中樞興奮劑包括利他林、匹莫林,對治療部分孤獨癥兒童的多動、沖動和注意力渙散有一定的效用。此外,自1965年以來的大量研究表明,大劑量的維生素B6與鎂劑合用可使約半數孤獨癥患兒獲益,堅持服用后患兒目觸情況轉佳,興奮行為減少,對四周環(huán)境的興趣增加,哭鬧減少而語言增多,變得較為正常。對孤獨癥患兒進行藥物治療應嚴格按醫(yī)生處方用藥,切不可亂用。
標簽:兒童孤獨癥,類別:兒童孤獨癥
-
11個月寶寶如何開發(fā)智力?
一、充分利用區(qū)域材料發(fā)展孩子的多種智力
區(qū)域的材料范圍很廣,生活中的許多廢舊物品都可以用來作為區(qū)域材料。這些材料在區(qū)域活動中并不是一層不變,孩子可以根據需要自由組合等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材料,從而發(fā)展孩子的多種智力。
標簽:11個月,類別:智力開發(fā)
-
11個月寶寶吃什么
發(fā)育特點
(1)體重:男嬰約9.66千克,女嬰約9.08千克;
?。?)身長:男嬰約74.27厘米,女嬰約72.67厘米;
?。?)坐高:男嬰約46.92厘米,女嬰約46.03厘米;
?。?)頭圍:男嬰約46.09厘米,女嬰約44.89厘米;
?。?)胸圍:男嬰約45.99厘米,女嬰約44.89厘米;
(6)牙齒:10個月的嬰兒一般出了4—6個牙齒,上邊4顆門牙和下邊2顆門牙。但也有些正常小兒從第11個月才開始出牙。
標簽:十一個月,類別:喂養(yǎng)特點
-
十個月寶寶的智力開發(fā)
蹣跚學步
繼續(xù)讓小兒扶物或扶手站立,并訓練寶寶扶著椅子或推車邁步,可將若干椅子或凳子相距1尺讓寶寶學走,也可讓寶寶在父母之間學走,距離漸漸加大。父母扶寶寶學走時,先用雙手,然后單手領著走。以后可用小棍子各握一頭,待寶寶走得較穩(wěn)時,父母輕輕放手,寶寶以為有人領著棍子,放心地走,漸漸過渡到獨自走穩(wěn)。
標簽:10個月,類別:智力開發(fā)
-
十個月寶寶的喂養(yǎng)
白天吃三次輔食(只是寶寶的飯量一般以一小碗為宜)、早中晚喝3-4次奶,夜里喝1-2次奶。 -10個月孩子的一日食譜舉例:
早上7點: 奶220毫升
上午9點: 蒸蛋一個 小饅頭片夾肉松一個
上午12點: 米飯半碗、清蒸帶魚肉25克、菠菜豆腐湯小半碗
下午3點: 奶一杯150毫升,餅干2塊
下午6點: 薺菜肉末面條一小碗(其中肉末約20克)
標簽:10個月,類別:喂養(yǎng)特點
-
十個月寶寶的喂養(yǎng)
白天吃三次輔食(只是寶寶的飯量一般以一小碗為宜)、早中晚喝3-4次奶,夜里喝1-2次奶。 -10個月孩子的一日食譜舉例:
早上7點: 奶220毫升
上午9點: 蒸蛋一個 小饅頭片夾肉松一個
上午12點: 米飯半碗、清蒸帶魚肉25克、菠菜豆腐湯小半碗
下午3點: 奶一杯150毫升,餅干2塊
下午6點: 薺菜肉末面條一小碗(其中肉末約20克)
標簽:10個月,類別:喂養(yǎng)特點
標簽大雜燴
文章 孕婦 飲食營養(yǎng) 飲食 懷孕 早期教育 教育 胎兒 生長發(fā)育 游戲 親子互動 胎教 語言行為 營養(yǎng) 性格 多動癥 早期發(fā)育 家庭教育 寶寶 早期開發(fā) 健康 孩子 親子游戲 孕期 理財 嬰兒心理 幼兒園 父母 安全 智商 家庭 母乳喂養(yǎng) 兒童教育 育兒書籍 喂養(yǎng) 孤獨癥 運動 心理健康 幼兒教育 感知覺 智力開發(fā) 疾病 生育 幼兒 興趣 發(fā)育 接種 自我保護 護理 肢體行為 智力 睡眠 性愛 胎兒發(fā)育 交往 情緒 父子關系 性教育 個性 育兒 健康護理 兒童健康 玩具 腹瀉 親子教育 注意事項 分娩 優(yōu)生 感冒 疫苗 學習障礙 嬰兒發(fā)育 肌膚護理 胎教方法 妊娠 好奇心 習慣 母乳 性生活 發(fā)熱 母子關系